切换城市

首页
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
宗大鹏

宗大鹏 暂无评分

战略管理 战略综合

讲师官网:http://zongdapeng.sougen.cn/

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
仅需5.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仅限聘请讲师授课

立即购买

宗大鹏二维码
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
任意分享朋友圈
  • 查看详情>> 2014年,国产手机市场已是一片红海。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4.2亿部,同比上升19.9%。但由于市场趋于饱和,IDC预测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增速趋缓,同比仅有7.8%,这是自2009年以来增长率首次降至个位数。价格战见底,国产机下一个赛点拼什么?的图片即使国产手机市场已经十分拥挤,但仍有不少大佬为布局移动端而进入市场。小米、大神、魅族、乐视,又卷入新一轮价格战。但是价格战已经快要见底,接下来国产手机还该拼什么?1、拼资本:乐视拼过锤子的秘诀为手机厂商撑腰的是资本的力量。今年2月,魅族科技第一次引入战略投资,2月9日宣布阿里巴巴将投资魅族5.9亿美元,海通开元基金也将投资魅族6千万美元。随后3月,魅族MX4Pro降价300元2199起售,5月又再降300元。魅族最新发布的旗舰机MX5售价也只有1799元。这几次压价行为,迫使小米手机也进入降价通道。资本的涌入对手机厂商的格局影响不容忽视。“通过资本补贴,可以将短板补起来”,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指出,资本对于互联网手机厂商,尤其是新兴品牌非常重要。产品初期元器件采购时,新品牌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如果货源相对紧俏,有资本做背书的新兴品牌便通过价格补贴、或高于市场的价格进行采购,甚至在进入市场后,“资金充裕的一方完全可以贴着成本、或者亏本卖,以迅速打开市场。”王艳辉表示。“这就是同样都是互联网新品牌,为什么乐视手机销量要好于锤子的原因。”电子产业研究所分析师潘九堂认为,乐视手机首轮融资为3亿美元,而锤子手机A轮融资只有7000万元人民币,B轮是1.5亿元人民币,相差甚远。2014年在发布新机后,锤子一度深陷产能危机、舆论危机和财务危机。6月28日,酷派发布公告,宣布乐视旗下公司LeviewMobileHKLimited以27亿港元入股酷派集团,成为酷派第二大股东。乐视这一举措被业界看好,王艳辉认为,既为乐视手机产业链进行布局,又为乐视的内容生态找到入口。但这一切都是在资本支撑的前提下。2、拼供应链:最核心竞争力2014年9月,手机厂商之间的“1799元”骂战正酣,友商跳出来指责魅族MX4性能有问题。但友商并没有指出关键性问题,产能才是魅族MX4最大的硬伤。有业内人士透露,联发科MT6595处理器在2014年的产量不足300万片,更何况联想、酷派、中兴、TCL都要来分一杯羹。屋漏偏逢连夜雨,魅族MX4还与iPhone6撞车,富士康玩命造iPhone6去了。去年9月16日,魅族无奈发表长微博来解释MX4迟迟跳票的原因,文中提到,MX4的预估备货量是MX3的10倍,但由于MX4复杂工艺导致良品率下降,使得MX4的备货量只有MX3的5倍,日产量在1万台左右。面对770万的预订量,魅族副总裁李楠只能在微博上“苦求”用户不要再预订魅族MX4了。当时还有向小米4炫耀之嫌,回过头来看,2014年魅族总销量只有500万台,确实是产能出了问题。因上游产业链供货不足而导致的产能跟不上并不是个案,潘九堂表示,一部手机有200到600个不等的零配件,对手机厂商来说上游产业链不仅复杂、波动性大,管控起来也十分困难,“如果是中低阶零配件出现问题相对容易解决,照相模组这些零配件因发展很成熟,也不容易出现产能问题。关键是指纹识别、摄像芯片、系统芯片等中高阶零配件,技术只被一两家企业掌握,一旦出现问题,直接影响下游的手机厂商。而能拿到货的,一定是品牌知名度较高、出货量大的手机厂商。”手机行业分析师孙昌旭更是坦言,在新的时代下供应链已成为一个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而新兴手机品牌在这方面的控制力相对弱于知名品牌,“现在,对于一个新兴手机品牌来说,硬件上的差异化已经很难做到。所以起步阶段核心的命脉在供应链能力。如果一加、乐视、锤子、奇酷等全新品牌没有人为它们做供应链背书,那么价高缺货将会造成重伤。”3、拼人才:为生态链铺路7月1日,荣耀、魅族发布会后的第二天,小米宣布,任命周受资为首席财务官。周受资是国际顶级投资基金DST的合伙人,2010年到2015年,5年间在DST投资的公司包括小米、京东、阿里巴巴、滴滴打车等。至此,周受资是小米继HugoBarra、陈彤和王翔之后引入的又一位高管。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相继进入手机领域,为的不外乎是在未来智能生态链中占据制高点。但如果准备不足,往往会“死得很惨”。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在投资奇酷前,便曾与TCL做过阿尔卡特360特供机,最终销量只有2万多台。周鸿祎曾对此自我检讨,“拉了很多不靠谱的小伙伴。”互联网公司对供应链的控制和谈判往往是缺乏经验的,所以必须找经验丰富的人解决自己的短板。所以,他们将目光放到了自己的对手身上。不仅仅是小米,乐视、锤子等新兴品牌都从主流的手机厂商去挖人。乐视挖来的3位高管分别是魅族负责营销和研发的副总裁莫翠天、马麟,原联想集团副总裁、MIDH中国业务部总经理冯幸。据了解,冯幸擅长手机渠道的建设,在运营商渠道资源较多,他的加盟主要解决乐视手机的渠道销售问题。潘九堂对《IT时报》记者说,在用人方面,锤子手机稍逊一筹,“锤子科技从摩托罗拉挖来了不少人,但摩托罗拉了解的是国际行情,对国内手机市场了解并不深,这也为锤子手机后期的问题埋下了伏笔。”前不久,在小米的媒体沟通会上,导演冯小刚、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优酷土豆董事长古永锵、博纳影业总裁于冬等大腕为雷军站台,小米工作人员表示,这其实是他们副总裁、前新浪网总编辑陈彤的人脉。在国产手机竞争当中,人起的作用往往更加微妙。小米挖来美国高通公司前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王翔,用意十分明显。4、拼专利:下一个赛点在取消高通反向专利授权之后,华为、中兴等传统手机厂商和中国互联网手机厂商的关系开始微妙起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开数据显示,酷派、OPPO、小米、魅族的发明授权分别为334、103、10、4件,而华为、中兴的专利授权则分别为22169和14493件。如果华为、中兴发动专利战进行商业竞争,那么小米、OPPO等新兴手机厂商的手机市场将全面受到影响。近几年专利诉讼的案例并没有断过,但国产手机品牌之间的专利战一直没有发生,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此前透露,一家知名国产手机品牌的专利**公司将于近期起诉另一家知名国产手机品牌。互联网厂商已经意识到专利的重要性。小米选择收购大唐旗下的联芯科技,奇虎360选择与酷派合作,乐视入资酷派,联想收购了摩托罗拉,纷纷开始在专利领域进行布局。王艳辉表示:“这一轮价格战结束的话,那么接下来可能就是专利战。”
  • 查看详情>> 说起创新,现在许多企业都是满心苦涩。  一家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金属制造企业,10年前寻求转型之路,在收购一家国内知名研究所后,先后投入数亿元巨资进行锂电隔膜技术的研发。两年之前,相关产品推向市场,很快就以极高的利润率赚回全部投资。但还未及弹冠相庆,新的烦恼就来了:市场上冒出了越来越多的仿冒品,以恶性竞争加速蚕食市场。面对这种状况,这家企业的老板除了仰天长叹之外,别无他法。  为了实施追赶型战略,一部分中国企业奉行“拿来主义”,通过“用市场换技术”甚至模仿复制的方式,谋求市场领先地位。而且,由于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目前尚存在诸多不健全之处,地方保护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就必然导致技术创新领域“劣币驱除良币”现象屡见不鲜。  但是,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下,这一切不能再纵容其恶性发展了。如果真正的创新者得不到有力的保护和鼓励,而刻意的模仿者继续横行无阻、趾高气扬,那么,长此以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投入力度就会大打折扣,“创新驱动”就会再次沦为空谈。  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在国际企业不但对中国封锁先进技术,甚至连产品也不外销的情况下。正如吴晓波日前撰文所言,面对着成本优势的丧失、渠道优势的瓦解和“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转型恐惧,许多50后、60后企业家束手无措、面如死灰,找不到创新的前行方向。中国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在传统决策体制下,一项应用广泛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业只要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各地都会一哄而上,短时间内迅速造成产能过剩,这也导致一些企业面对创新裹足不前,企业家的个体冒险精神严重减弱。  如何在创新之路上打破“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魔咒?这是一道难题,但并非无解。如果我们能系统研究一下阿里巴巴、京东、小米等企业的成功之道,那么就会明白,汇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等为一体的“集成创新”模式,可能是一些地方、一些企业获得后发优势、杀出重围的鏖兵之道。可惜,现实中人们能够真正去做的,往往是其中一点或几点,而不是着眼于在整个系统排兵布阵。  日前,我到洛阳调研该市寄予厚望的机器人产业,感受到“集成创新”正在开花结果:当地本来就有一些机器人及相关的材料、软件制造企业,它们以“用”当先,瞄准洛阳及周边传统制造企业改造升级的巨大市场,通过“内引外联”突破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不足的限制,发挥地方科研优势,构建机器人产业“产学研联盟”,培育优质企业上市,打造产业链完整的园区集群,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定位和形象,在国内机器人产业热潮中独树一帜。地方政府所做的,只是在出|台必要的扶持政策外,营造“充分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营造保护私有产权和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为整个产业和所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做到这一切,很不容易,但这也正是所有创新者希望看到的。个体的创新离不开局部发展环境,只有实现系统创新了,个体的创新才会如鱼得水、越走越远。当前,许多企业都在着眼于自身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构造,许多地方都在推动产业园区的改造升级,沉下心来把“系统创新”的思路认真地理一理,看来十分必要。  这,其实也是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义之一。
  • 查看详情>> 人道:职场即是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我道:职场亦如这神秘的“黑洞”,被人所无法透视,一朝遁入只得身困其中无法“自拨”,其中得、失、悲、喜自知。  黑洞——莫求,桃花依然笑春风。  人在职场,莫求索,你是你,你非你!职场黑洞: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图片  亦如《杜拉拉升职记》中的主人公,在DB每年举行一次销售代表高级销售代表和小区经理晋升为高级小区经理的评估中,“教育”下属的一翻“钱权论”。相信不禁会引来众多职场HR的唏嘘一片。或许会有人会认为这简直就是人力资源工作中的“异端邪说”;或许也会有人认为这简直就是一场“办公室政治”;或许更会有人认为这个杜拉拉根本就是HR队伍里的“败类”。而笔者认为,这诡诈的“钱权论”的背后却折射着职场的无奈。  职场即是功利场,人在职场“功”与“利”无处不在。理想与现实永远都存在着差距甚至是矛盾!到底是理想更重要还是现实更重要?相信长久以来在每位职场中人的内心深处都不同程度的做着思量与博弈。多年职场,当我们第一次走向工作岗位,当我们第一次得到升迁,当我们终于手握重权,想起最初的梦想,也许早以变的模糊不清。一路职场,曾经的激情还余几许?是磨励吧!是成长吧!是迷茫吧!是觉醒吧!是无奈吧!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正所谓:无往而不利。驱动事物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往往就是利益,而权力的重要作用之一则是可以操控利益。“权”与“威”相辅相承,而权威也正是职场有所作为的基础。  在职场中,也许我们无心;也许我们无意;也许我们无奈。真正主导一切的是现实而非理想。职场依旧,我心使然。正如,迎春开放的桃,年年迎春绽放,却早已物是人非。  黑洞——莫望,回首不识归途路。  人在职场,莫回首,仕途无归!  亦如《杜拉拉升职记》中的CEO好德,明知风险不小、危机四伏还是要花那么大心思把乔治请来中国看市场,千辛万苦地去搞“聚焦中国”。或许有人认为好德急功尽力;或许有人认为好德野心勃勃;或许有人认为好德标新立异。而笔者认为隐身于“聚集中国”背后的即有富贵险中求的机遇,同时更多的则是职场的法则。  职场即仕途,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职场中,我们的职位越高,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名与利,危机和压力也如期而至。当你高立枝头的那一刻,你既备受睹目,同时也孤独的成为了被猎取的目标。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一个竞争的时代,新人备出,群雄并起。当你查收招聘邮箱里的求职简历的时候,你将清醒的意识到竞争的激烈;当你看到人才交换市场中星罗棋布的猎头公司的时候,你将感觉到宝座四周一双双窥视的眼睛。更高、更快、更强即适用于竞技场,同时也适用于职场。企业不断的请人上马,同时也请人下马。想要拥有名与利就必要取得超凡的成绩。  职场是单行线!上山容易下山难,“勇立潮头”即是勇气、能力、意志,同时也是大势所趋。趋势不可挡,顺者昌,逆者亡!  黑洞——莫叹,一将名成万骨枯。  人在职场,莫感叹,物竞天择!  亦如杜拉拉的“钱权论”,又亦如好德的“聚焦中国”,相信每位职场中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感受。也许有人感叹于路之崎岖;也许有人惊愕于路之坚险;也许有人宛尔一笑。而笔认为,对于职场中人即是一种启示又是一种澈悟。存在限是合理,观其外而审其内,透过事物的表像,我们审视事物的本质。  人云:商场如战场。其实职场又何尝不是如此?!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将军注定是少之又少的凤毛麟角。职场之战是生存之战,生存的保障来源于事业的高度,事业的保障来源于职业的地位,职业地位的保障来源于超群的成绩,超群成绩则意味着你将超越所有的对手。职场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当我们真正立于潮头的时候,放眼望去已所拥有的高度是所有后来者用肩头奠定!也许这时我们将不难理解,杜拉拉急切向上爬的心绪与好德舍命一搏的求索。  适者生存,物竞天择!这是大自然的铁律,同样也理所当然的为我们所接受且应用无限!  职场亦如黑洞,至身其中神秘而有充满梦想,你我不能尽参玄机也无法遁地而逃。只道:天凉好个秋……
  • 查看详情>> 情怀当先,已然成为时下火热的创业公司们的“标配”,不仅要讲述产品究竟是什么,更要浓墨重彩地高声宣布:我们为什么要创这个业!这其中,既有IT界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的“我不在乎输赢,我只是认真”,也有传统媒体《东方早报》社长邱兵在数字时政新闻产品“澎湃”正式上线时那篇广为流传的情怀烈文。  从挑剔到“我来干一个” 对已有产品的某些不满,在过去,大家也就得过且过,但今天就有这么一些人要撸起袖子说:我来干一个。  我见过不少90后(或接近90后)的年轻创业者。他们家境良好,衣食无忧,受过很好的教育,本可以安安稳稳进入大型企业去谋一份不错的差事,但是,他们创业了。当然,谋求更多的财富是动机之一,但深聊几次之后,我发现,挑剔——对已有产品的挑剔,也是非常重要的动机。  主观上,每个时代都有所谓“不屈服、不妥协、不忍受”的不安分者;客观上,创业这件事已经越来越不难(当然创业成功并不容易):拜互联网新经济所赐,创业的成本和门槛在大幅下降。过去,生产一个产品要愁到哪里去租个店面发售,而今天,无论是自建网站,还是淘 宝开店,都没有多少成本。要不了多少钱,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业就可以创起来,然后启动,出发。  在今天,创业是一个晚上就可以作出决定的事。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敢想敢干、不管不顾本来就是他们的特征,门槛一低使得大把年轻人跃跃欲试。而一个晚上就能下决心的事,通常真的和“感性”、“情怀”有关。创业江湖里,凭着一腔热血、一股劲头就豁出去干的大有人在,而且年轻人居多。这个时代,使年轻人们拥有了他们父辈从未有过的机会,是情怀创业的根本由来。  汇聚注意力,先开个好头  情怀很容易得到认同和追捧,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对既有产品不满的始终大有人在。只不过真正动手去做的是少数,更多的,在看着这些动手的人表示敬佩之余,自然会高度认同。从心理上讲,人们总是会或多或少去仰慕那些做了自己想做而不敢、不能、不易去做的人。  对产品不满的根源来自工业时代的流水线式生产,它满足最广泛的大众需要,忽视小众的诉求。而且,在大众媒体一统天下的时代里,这种诉求也无法得到有效表达。  社会化媒体大大加速了情怀创业的受关注度。创业者虽然没有巨额的营销投入,但只要开一个包括微博、微信等在内的所谓“自媒体”,就抢到了一个话筒;只要他们的话术足够漂亮,对已有产品的攻击足够到位,是的,不需要多少广告费,就可以得到很令人惊叹的传播广度。观众呢?一样可以通过既有的社会化产品,寻找到心目中的“偶像”,并予以支持。于是,创业者们所需要的传播深度也变得可能起来。 “粉丝经济”大体上就是这么回事。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个人很难同意这就是“粉丝经济”,它充其量应该是一种“粉丝营销”。因为无论是创业者言说,还是受众聆听后或表示支持或表示反对,都是传播的范畴——这里,并没有太多涉及企业的其他维度,比如生产、仓储、资金安排。不过,粉丝营销的确能迅速汇聚大量的注意力,这在某些场合是有好处的,比如向上游供应商获取谈判便宜、向投资人获取更好的投资条件,带着巨大的注意力,总是比谁都没听说过你强。粉丝营销做得成功的,的确可以这么说:开了一个好头。  诉诸情怀,只是粉丝经济的一种,对于创业者本身要求不高:不一定需要多大的知名度,不一定需要多么漂亮的身材脸蛋,不一定需要多么强的实力背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创业者都喜欢打这张牌:总是有些情怀可以让你抒发,总是有些情怀可以得到呼应。  但是,传播中的情怀不是真正的情怀。“听其言还要观其行”,靠社交网络上的几句动人话就能建立起一个成功的企业,这种故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真正的情怀,对企业运作是有极大帮助的。
  • 查看详情>> 好未来是教育培训领域的隐形大鳄,它的市值已经接近同在美股上市的新东方。作为很宅的巨蟹男,创始人张邦鑫不适应觥筹交错的社交生活,不过好未来在过去近一年多来,收购或投资了多家公司,多数都是张自己主导的。投资,总要和陌生人打交道。最近一次聊天时,张邦鑫谈到了自己的投资逻辑,其中一项“识人术”就是翻翻创业者的朋友圈。  对于那些经常在朋友圈中晒美食、晒生活的创业者,张邦鑫持比较怀疑的态度,他觉得太爱悠闲生活的人,可能做不了很苦逼的事。至于那些总是晒与马云、雷军、刘强东各种大神合影的创业者,也让他觉得不靠谱。但是,有一类创业者,他觉得可以深度接触,就是每天只在朋友圈里疯狂而执着推自己产品的,或者多数时间都保持沉默的人。  受他启发,我也特别留意了一下自己朋友圈中的创业者。  那些已经拿到B轮,或B轮以上投资的创业者,果然每天在朋友圈发的内容,几乎只有产品。有一位生产智能窗帘的朋友,偶尔发了一张在三亚酒店的自拍照,我好奇地点开看,发现酒店窗帘上有该公司一个显眼的LOGO。  最喜欢转发鸡汤文的,或者合影专业户,这两年生意没有起色的比例颇高。有这种习惯的创业者,从事的多是所谓的人脉生意或圈子生意,例如培训等等。偶尔,也会发几张粗糙PS过的截屏:“某某大区传来捷报,三天已经报名1000多人啦!”“只剩下最后一席了!”不但在朋友圈中发,有时还群发给通讯录上的每一个人。充满感叹号的人生轨迹,留下的往往只是个问号。  又特别留意了一下已颇有成就的企业家。除了永远沉默的少数,他们在朋友圈中的表现往往分为两极。有的人只喜欢展示生活,如不同城市的风景,或比较酷的运动,跳伞、骑摩托车穿越沙漠等。有几位女企业家,看起来特别喜欢禅修、瑜伽,发一些心灵感悟。劳模型的企业家,还是只谈公司业务。贾跃亭的朋友圈,只发与乐视系相关的内容,每逢公司有重大动作他就会刷屏。5月11号这天,他连 发了5篇,一条转发“乐视手机品牌关注度仅次于苹果”的文章,两条谈乐视生态,还有两条分别为乐视影业与乐视体育做广告。姚劲波的朋友圈,主要发58同城的各种推广,罕见的自娱自乐是发了一张how-old网站上测算年龄的照片,显示他只有31岁。除了与新东方相关的事务,俞敏洪老师最常发他与盛希泰合作的洪泰基金的变化。  当然,并非只有在微信上表现的像个工作狂才能成为赢家。唐岩几乎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任何关于公司的事,语言风格时而文青,时而毒舌,偶尔秀秀儿子,还是把陌陌带上了纳斯达克。  有几位企业家,刚在朋友圈中谈一下美食或音乐,不到一个小时,又说公司战略,在工作与生活之中高频切换,根据我的了解,他们恰恰是在转型中高度焦虑的几位。  持续观察一个人在朋友圈中的发言,确实能看出一个人的个性、习惯与品位。对于投资人而言,张邦鑫的方法值得借鉴。对于正在找合作伙伴或者融资的创业者而言,要小心,朋友圈也需要“运营”,创始人永远是公司最大PR,可能你转发了一条格调不高的微信,就能让静静观察你的人失去信心。

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

0755-83802522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