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新”,到“集成创新”
发布日期:2015-08-06浏览:1273
说起创新,现在许多企业都是满心苦涩。 一家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金属制造企业,10年前寻求转型之路,在收购一家国内知名研究所后,先后投入数亿元巨资进行锂电隔膜技术的研发。两年之前,相关产品推向市场,很快就以极高的利润率赚回全部投资。但还未及弹冠相庆,新的烦恼就来了:市场上冒出了越来越多的仿冒品,以恶性竞争加速蚕食市场。面对这种状况,这家企业的老板除了仰天长叹之外,别无他法。 为了实施追赶型战略,一部分中国企业奉行“拿来主义”,通过“用市场换技术”甚至模仿复制的方式,谋求市场领先地位。而且,由于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目前尚存在诸多不健全之处,地方保护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就必然导致技术创新领域“劣币驱除良币”现象屡见不鲜。 但是,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下,这一切不能再纵容其恶性发展了。如果真正的创新者得不到有力的保护和鼓励,而刻意的模仿者继续横行无阻、趾高气扬,那么,长此以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投入力度就会大打折扣,“创新驱动”就会再次沦为空谈。 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在国际企业不但对中国封锁先进技术,甚至连产品也不外销的情况下。正如吴晓波日前撰文所言,面对着成本优势的丧失、渠道优势的瓦解和“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转型恐惧,许多50后、60后企业家束手无措、面如死灰,找不到创新的前行方向。中国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在传统决策体制下,一项应用广泛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业只要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各地都会一哄而上,短时间内迅速造成产能过剩,这也导致一些企业面对创新裹足不前,企业家的个体冒险精神严重减弱。 如何在创新之路上打破“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魔咒?这是一道难题,但并非无解。如果我们能系统研究一下阿里巴巴、京东、小米等企业的成功之道,那么就会明白,汇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等为一体的“集成创新”模式,可能是一些地方、一些企业获得后发优势、杀出重围的鏖兵之道。可惜,现实中人们能够真正去做的,往往是其中一点或几点,而不是着眼于在整个系统排兵布阵。 日前,我到洛阳调研该市寄予厚望的机器人产业,感受到“集成创新”正在开花结果:当地本来就有一些机器人及相关的材料、软件制造企业,它们以“用”当先,瞄准洛阳及周边传统制造企业改造升级的巨大市场,通过“内引外联”突破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不足的限制,发挥地方科研优势,构建机器人产业“产学研联盟”,培育优质企业上市,打造产业链完整的园区集群,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定位和形象,在国内机器人产业热潮中独树一帜。地方政府所做的,只是在出|台必要的扶持政策外,营造“充分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营造保护私有产权和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为整个产业和所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做到这一切,很不容易,但这也正是所有创新者希望看到的。个体的创新离不开局部发展环境,只有实现系统创新了,个体的创新才会如鱼得水、越走越远。当前,许多企业都在着眼于自身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构造,许多地方都在推动产业园区的改造升级,沉下心来把“系统创新”的思路认真地理一理,看来十分必要。 这,其实也是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义之一。